在乐山艺术实验学校,
有一门“不正经”的课,
一会儿讲到数学,
一会儿讲到英语,
一会儿讲到物理
到 底
是哪一门课呢?
哇哦
原来是
编 程 课
看到这个课的名称
你是不是有很多问题马上就浮现出来了
编程课是什么?
编程课到底学什么??编程课难不难???学编程有没有用????
让孩子们学编程,并不是为了以后都来当程序员。中小学的编程教学不会像高等教育那样学习如何写代码、编制应用程序,而是通过编程游戏启蒙、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解难能力。
例如学生在制作一个小动画的过程中,自己拆分任务、拖拽模块、控制进度,从而理解“并行”、“事件处理”、“目标实现”的概念。
让我们看看乐山艺术实验学校的编程课是怎么开展教学的?编程课上都在学哪些东西?
小 学 篇
小学生们专注而兴趣盎然地“鼓捣”着自己的作品。
以机器人实物为载体,通过对机器人的相应动作的实现,从而学会编程语言。
小学生学习编程主要依托scratch编程语言,这是一种模块化的编程语言,编程操界面提供多国语言,可设置为中文界面,家长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们学不懂。通过学习scratch编程语言,孩子们可以自己编制像走迷宫、让风扇转起来、猫吃老鼠等小游戏,能力突出的孩子,还可以编制出诸如植物大战僵尸之类的游戏,同时,通过编程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让机器人实现自己的动作。
初 中 篇
同学们通过学习Python,在编程的过程中学习了一种计算思维,这种计算思维融合了数学、逻辑、运算法则等,同学们学会了一种新的方式思考世界。Python编程需要在你大脑中进行构思和给出判断结果,然后在验证结果是否符合预期,也就是“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到才能成为壮举”。
总 结
编程到底带给孩子们什么?1.扩展知识,丰富思维。2.小学编程课从编程基础模块开始,到认识简单的传感器等开源硬件,通过程序驱动实现特定功能,培养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3.初中编程通过编程语言的学习,提出创造性学习螺旋和“4P”创造性学习法, 通过用编程的思维从计算机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科技的主人,驾驭自己的人生。
少儿编程之父雷斯尼克教授几年前与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的对话中,陈校长担忧:现有的教育制度侧重培养的是遵守规则和指示的“A型学生”,而能适应和改变未来社会的,应该是另一种新型的学生。
他们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思维,勇于承担风险和尝试新鲜事物,乐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而非简单解决教科书中问题。他称之为——“X型学生”。
学习编程,即开启了对“X型学生”的培养之路。
上一篇:聊聊心想事成的“秘密”
下一篇:弘扬中国文化培养爱国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