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性脑膜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此病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后腮腺肿胀大多于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腮腺肿大时体温升高多为中度发热,5天左右降至正常。起病大多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如若出现腮腺炎,应立即就医,同时采取以下治疗护理方法:
1.隔离:一旦发现流行性腮腺炎,首先要立即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2.饮食:不要进食有刺激性的食物,应采取易咀嚼和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以减轻吞咽困难。多喝水,以利于身体内毒素的排出。
3.消毒:患腮腺炎后,其所有饮食用具要与其他人分开,并进行定时煮沸消毒。病儿的衣服、被褥等物品,在生病期间可拿到室外曝晒,脸盆、毛巾、手绢等物,每天需用开水烫1—2次。
4.降温:定时测量体温,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鼓励多饮水以利汗液蒸发散热。高热时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进行物理降温或服用适量退热剂。
5.减轻疼痛:在腮肿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轻炎症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6.保持口腔卫生:每日定时多次采用温盐水漱口。
7.局部热敷:中后期肿胀处用毛巾包裹热水袋在患处热敷,可减轻患处疼痛。
8.病情观察:病毒性脑膜炎多于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发生,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应立即送往医院。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强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2.如发现异常症状,及早治疗。一旦发现患疑似流腮的情况,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3.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目前80%以上都采用两针的免疫程序。第一针一般在12-18月龄时接种,第二针要至少间隔1个月后再接种。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大约6岁)已经接种了第二针。
4.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最好戴口罩。
乐山艺术实验学校保健室
2018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