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初中部开展陈宇《我们怎样教育学生》的读书分享会,我在发言准备的同时研读这本书,他提出了一个“关键先生”的概念。自然而然地我想起毕淑敏在《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一文中讲诉了一段她上小学时心灵蒙尘的故事。大意是学校组织“红五月”歌咏比赛,她在小合唱团里唱歌跑调,美丽的音乐老师无情地将其撤掉,后来又因为撤掉后声部不和谐人数不充足便召回她,但要求她只张口不发声地假唱。这是她经历的一次巨大的心理地震,余震一直伴随着她长大——她再也不唱歌,走路习惯弓腰驼背,公众演讲总是推搪。这是她对童年这段惨痛经历的恐惧。
我读到这个故事时,头皮发麻,脊背出汗,心神不宁。突然有好多老师在我脑海里忽远忽近:《心声》里那个不让李京京在公开课上读书的自信好强的程老师;教学生跳舞读诗的温柔美丽的蔡芸芝老师;傅斯年心中诚恳严肃的蔡元培先生;三味书屋里那位读书入神的宿儒寿镜吾先生;仙台那位激励鲁迅给他温暖的伟大的藤野严九郎……他们在一个个镜头里切换,让我的心情都随之忽明忽暗,忽高忽低。
因为,我也是一名老师啊。
在这几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多么小心翼翼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也多么战战兢兢地克制自己的言行,我害怕自己稍有不慎就说错了一句话,投错了一个眼神,致使那些敏感的学生的灵性掉入万丈深渊,那应该是一件多么可怕多么罪恶的事。我以为在一段亲密的师生关系中,老师应该成为那个表里如一的“关键先生”,那个被疯狂模仿的“精神偶像”,那个自带生命之光的“重要他人”。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自习,我正在讲评练习册,蹬着高跟鞋在过道走来走去——倒着走。突然感觉高跟鞋不受控制,眼前一黑,只听桌子椅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噪音,慌乱中手在空中一阵抓,接着身子失去重心往后倒去,屁股撞在坚硬的木桌一角,然后是头狠狠地砸下去,顺势砸在桌脚包的铁皮上!教室里炸开了锅,有起哄的,有跑过来看热闹的,有关切地来扶我的,有维持纪律大吼不许吵的……一下子整间教室热闹了起来。我就这样躺在地上,因疼痛而默默流着眼泪,因头晕而心惊胆战,因无力而不能动弹。学生就这样围着我,看着我。一个孩子跑过来跪着,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蒋老师,我不是故意的,你没事吧。”这话一出,全班同学的矛头一齐指向了那孩子,七嘴八舌地用各种口吻批评指责。他手足无措地欲说难辨:“我就是开个玩笑,开玩笑。”
“我要告诉班主任,你死定了。”
“还不打电话叫你爸妈来带蒋老师去医院。”
“小蒋的头摔破了。”
……
虽然我没有办法站起来,但还不至于头破血流,我只是感觉天旋地转,但孩子们一点都不省心地叽叽喳喳。我虚弱地请课代表安抚大家坐下继续自习,让那孩子坐回去,我得在地板上躺一会儿。教室又恢复了安静,每个孩子都开始做作业,我躺在地上缓释摔跤的痛,过了十几分钟,疼痛减轻,我可以慢慢地坐起来了,然后是手抓桌子艰难地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讲台上坐着。那一晚,我就这样端坐着。那个孩子见我能够走动了,长舒一口气:“蒋老师,幸好你没摔骨折,哈哈。”我手示意他过来:“这样的动作很危险,请以后不要轻易下脚。你不用紧张,我感觉自己无大碍,休息一下就好了。你也不要自责,事已至此,自责也没有用。别担心,我不会告诉班主任和你的父母,我觉得我们之间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个男孩有点开心地回到座位上,也许他心里正想着幸好我没有找他麻烦吧。而其他的孩子不服气,他们觉得他应该给我道歉,然后赔医药费。其实,我完全可以不依不饶地对那个孩子大发雷霆,或者事态扩大地交给德育处,通知父母陪去医院检查的,但是我不。因为那个孩子有多动症!
我完全理解并原谅他这个好奇心作祟的恶作剧。我相信这对他历来遭受老师白眼的心灵来说是一种震撼,同时也是为全班学生身教宽容的真正内涵。我一直觉得老师是一个成熟的人,他的胸怀容得下古今天地,就应该容得下逆顺平曲。老师是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老师善良,就教得会学生善良;老师高尚,就教得出学生高尚;老师如果猥琐,那么学生一定会成为黑暗使者。
因为,老师是精神标杆啊!
幼吾幼,老师才有资格塑造另一颗灵魂;亲其亲,老师才有机会交融另一颗灵魂。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能够做老师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做学生成长路上的那位“关键先生”,时时自省自修,才真正地摆渡得了灵魂,最后,在高尚的灵魂中,看见光。
此刻,有一束光照进教室,这情景,让我想起了周春梅在《一间辽阔的教室》的序言写道:“光能照进来,风能吹进来,我在一间辽阔的教室……”我的教室,也有一束光,那束光,来自我的生命,正在光照五十个茁壮成长的生命。
“我很关键!”想到这里,我的眼睛里也充满了光。
这篇文章,是我们学校蒋婷婷老师在初中部第一次教师集中学习之后所思所想《关键先生》。
为了适应教育多元化发展趋势与学生快速增长的知识需求,老师,除了传道受业解惑以外,面对学生,“老师应该成为那个表里如一的‘关键先生’,那个被疯狂模仿的‘精神偶像’,那个自带生命之光的‘重要他人’”。
为了当好学生的“关键先生”,天快黑了,那个依旧亮着灯的教室里,正是完成了一天繁重工作后的老师们聚在一起,继续充电,继续学习,开展交流。
从学生早恋、手机管理、反复犯错等几方面出发,老师们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室里智慧的火花迸发。针对不同的问题,老师们积极给出自己的思考,相互之间探讨交流,以求找到一个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学生教育要选取符合学生特点的方式方法,适时引导,为了做好这看似平凡而又在学生成长路上非常重要的事情,做影响学生的关键人物,这群“关键先生”的学习从未停止。
功到自然成,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老师们也在坚持不懈地努力。每天学习一点点,努力思考,积极交流,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
上一篇:【艺校音体美】跳动的音符
下一篇:生活的“折痕”